K形复苏下的世界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球旅游复苏步伐有望加快 但前景需谨慎乐观 K形复苏下的世界旅游

K形复苏下的世界旅游

2023-06-29 0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K型复苏”是新现象,起因是新冠疫情,推手是全球货币大放水,是由摩根大通分析2020年疫情后,首次提出的复苏路径为上下两个分支的“K型”:即一是可以直接获得政府与央行刺激计划的大型企业及公共部门机构;二是被刺激计划排除在外的中小型企业(SMEs)、蓝领工人以及日益减少的中产阶级。与以往的经济复苏路径存在本质区别,即胜利只属于“K”上半身,少数人受益,多数人陷入经济困境,即形成富人境况沿着K的上升,穷人境况沿K下降。与跨部门、跨行业、跨人群均衡、统一复苏不同,尽管经济的某些部分可能在衰退后立即出现复苏,但其他部分可能仍然低迷,甚至会继续下跌。

一般来说经济复苏有“U型”、“V型”、“L型”、“√ 耐克型”、“W型”等复苏,而“K型”复苏与前述各类型复苏不同之处在于“分化”。“K型”复苏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以及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导致国家、经济部门、公司以及人与人之间,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K形经济表现为金融强,股市迎来大幅度上涨;生产强,工业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大企业强,利用资源、资金等优势在疫情期间更壮大;线上强,在线办公、网上购物、电子金融等线上经济高速发展。而小企业、旅游、酒店等实体经济弱,K型复苏中,富人通胀,穷人通缩,表现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赢者通吃”。

2 K型复苏下的全球旅游

新冠疫情之下,全球旅游业哀鸿遍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国际游客人数同比下降98.7%,全年旅游业的名义经济预计下降了40%。与此同时,游客锐减也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震荡,酒店、餐馆等从业人数几乎腰斩。疫情打乱了全球旅游业的增长节奏,也给予旅游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2020年全球疫情反复,五大洲中,美洲疫情最为严重,其次是欧洲。区域上表现为亚太和西半球地区的打击尤为严重,而实体旅行社的频繁倒闭成为旅游零售业的一个转折点。据Travel Daily News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之前,实体旅行社的受欢迎程度已开始下降。而“新冠疫情”加快了旅行社模式的数字化进程,消费者更多的转向在线预订。

全球旅游业是新冠疫情危机期间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BusinessFinancing.co.uk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范围内增加了10000家创业公司,全球创业资金增长了42%。但有些行业的创业资金大幅减少,其中创业资金损失最多的行业是音乐业(-67%),其次是旅游业(-58%)。步入2021年,全球因为疫苗分配带来的抗疫节奏不一致将拖累经济和旅游的复苏进程。IMF称,乐观的话,旅游业复苏的步伐有望加快。但同时,疫情长期的不确定性、疫苗维持有效期限、经济债务负担等疑云仍交织其中,成为旅游业复苏的阻碍。全球旅游业该何去何从?

经济“K型”反应到旅游的“K型复苏”。麦肯锡研究显示,不同市场的旅游业复苏速度会有不同。全球旅游复苏会很缓慢,并由各国对国内旅游和非航空旅行(铁路、公路等)的基本依赖性所驱动。IMF指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旅游,本土旅游市场比国际旅游市场更大。麦肯锡预测旅游复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之前,旅游支出将累计下降3至8万亿美元。同时由于安全因素,旅游支出可能会上升,但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可能要到2024年。结合病毒的快速控制和经济反弹,乐观复苏下,全球旅游到2021年将恢复到2019年的85%,到2023年将全面复苏。悲观复苏下,2021年水平可能低至2019年的60%,进一步推迟复苏。

因此,不同国家应为本国的复苏曲线做好准备,并以不同方式重塑其旅游部门,为旅游部门提供支持。IMF日前发布一份关于旅游业复苏的报告:指出各国为应对疫情而提出的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仍可奏效;需要反思旅游经济模式,各国需将视野着眼于长期,通过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投资于新技术等,使旅游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因过度依赖旅游经济而导致收入来源单一化。最后,加强全球合作。IMF认为,各国可联手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防疫指南和出行要求等。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国,一直积极支持世界旅游组织的工作,在应对疫情对世界旅游业造成冲击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同时致力于以安全、负责任的方式推动旅游业重启,通过税费减免、金融贷款、融资担保等财政金融措施支持旅游业复苏。中国重启境内游,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强劲,带动了就业和商业的繁荣,证明了旅游业是脱贫和实现平等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加强旅游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世界旅游组织制定全球旅游业复苏作出贡献。疫情结束后,中国游客将很快重返全球各旅游目的地,为更多地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全球旅游分化

经济“K型复苏”的本质是分化,不仅包括国家的分化,也包括传统经济指标的分化。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世界经济“K”形复苏,防疫成果不同的国家之间,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金融与实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收入之间呈现复苏分化的态势。传统的经济指标中有些在复苏中,有些依然沉寂甚至继续下降。有的K型向上、有的K型向下。准确的说是,少部分人K型向上、大部分人K型向下。K型分化的世界正在、或已经到来,城乡之间分化、地区之间分化、贫富之间分化、甚至延续至下一代…代际分化。K型复苏伴随着“马太效应”、 “二八法则”、“肥尾现象”、“ 两极分化”、“赢家通吃”等等现象的分化。2021年的K型复苏具体体现在以下:

第一重分化,全球视角,疫情引领的世界经济,K型复苏表现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复苏的分化。

有些国家可能会在复苏中,有些国家却还在衰退之中,复苏取决于疫苗的可获得性。谁率先获得疫苗实现大范围接种,谁就能率先复苏。发达经济体及像中国这样的富裕新兴国家复苏速度较快,这些国家有能力推广疫苗,又有印钞主动权,能快速恢复,发展轨迹向上走;而除了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速度明显滞后,像非洲、拉美、印尼等地,很多连买疫苗的钱都没有,更别谈经济复苏了,发展轨迹向下走。截至2月21日,全球新冠疫苗的接种量已接近2亿剂次,但仍有近130个国家没有接种一剂疫苗。缺少疫苗的国家,势必将长期深陷在疫情的泥潭中。美国仍然掌握全球经济的话语权,新兴市场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不足,经济体的政策工具能力,决定是收割还是被收割。

第二重分化,产业企业,从产业角度,航空业和旅游业的复苏可能要远逊于整个经济的复苏。

美国商会主席苏珊·克拉克指出,美国科技、金融的就业几乎全部恢复,但还有一些行业尚待恢复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恢复——旅行、娱乐、饮食服务。中国同样,一边是互联网巨头高歌猛进,一边是实体小店不堪房租,频频倒闭;一边是各种科技茅、医药茅股价疯涨,一边是纺织、电影、酒店等萎靡不振。旅游企业业务恢复逻辑也与全球市场疫情恢复情况基本吻合。如两大国际OTA巨头Booking集团和Expedia不甚理想。Booking集团四季度营收12亿美元,同比下降63%;全年总收入68亿美元,同比下降55%,全年净利润5900万美元,同比下降99%。Expedia情况更糟,四季度营收9.2亿美元,同比降67%,全年收入同比下滑57%至52亿美元,全年净亏损27.3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国家,自疫情暴发以来已出现几次大反复,导致Booking集团、Expedia倒在疫情的冲击波下。

第三重分化,阶层,K复苏的终极表现,就是社会财富占有的分化。

富人和穷人的财富走势截然相反。从疫情开始,各国印钞放水,推高金融资产价格,持有金融资产更多的是富人。大灾之中,富人的财富不仅没缩水,反而大涨。高收入人群更容易进行远程办公,技术工人失业率相对较低,所受冲击较小收入受疫情影响小,而低收入人群受疫情影响大。穷人则因就业岗位变少,收入大大减少。高收入人群去年3月到5月,美国工人损失了1.3万亿美元收入,但同时,600多位亿万富豪的总资产增加了4345亿美元。中国也是,西南财经大学对3万多家庭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财富增加明显,低收入者减少很多;富人购买力提升,穷人购买力下降。“K型”复苏扩大了世界已经存在的最富裕人群与最贫困人群之间的差距。

从旅游方面来讲,2021年K型复苏带来三个后果。

1、国内旅游可能会较快地恢复。由于国内旅行限制减少,非航空旅行(如汽车和火车)有更多的替代选择,使得本地游短程旅游受欢迎,商务旅行的比例也加大。国内旅游将比出境旅游提前一到两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2、不同市场的复苏速度将有所不同。不同国家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快速的复苏是由强大的国内旅游部门和高质量的陆路运输网络支持的,陆路交通越发达,复苏越快。此外,旅游的恢复速度预计将比旅游酒店恢复得更快。

3.对国内旅行和非航空旅行的依赖将可能决定复苏的速度。在危机发生前,不同市场对国内旅游和航空运输的依赖程度不同,因为跨国限制和安全问题决定了航空交通,旅游结构和市场决定了复苏速度。国内旅游发达的复苏快,依赖国际市场的旅游国家复苏慢一些。

总之,“K型”复苏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化、国际冲突加剧、穷国富国差距,旅游停顿和萧条基本很难改变,令人不寒而栗。并且分化,在2021年还将继续。

全球旅游分化的上端市场与下端市场

1 上端市场

全球来看,大国、强国、富国可以通过印钞发债救济经济、稳定社会,还可以通过疫苗免疫来控制疫情,并为全球提供疫苗公共产品,扩大本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行业来说,科技型公司、互联网企业、制造型行业、大公司、龙头企业、软件服务行业等K型向上,奢侈品、电子商务等行业强劲复苏,大型企业融资环境较好,现金流充裕,表现为向上的分化。

资产来说,股市、S&P5大涨带来全球主要股指连创新高,美国的核心资产是高科技,标普500指数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五大龙头FAAMG一路高歌,其市值居然占整个指数市值的近一半。科技医药股、铜钢等大宗商品暴涨带动PPI指数上扬。楼市大涨让全球核心城市的房价一再突破天花板,无数的公募、私募、有钱大户们奋力追逐,买股股涨、买房房涨、买黄金黄金涨、买比特币比特币涨…钱越来越多流向了富人。

收入阶层来说,富人因为资产价格大涨而财富暴增,社会财富金字塔10%、富人、财富金字塔前1%的群体在K型向上,技术工人、中产白领、富人强,拥有资产的富裕人群在资产价格上升过程中收益巨大。总之,K型上行线代表着掌控资源、规则及占据垄断地位且有保护人群;上行线人群通过资源、规则、垄断不断累积社会财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资产加速升值甚至掠夺式占领资源;

中国核心资产两个转向,中国的抱团股——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中免、五粮液、比亚迪等不断上涨,天下四水(茅台、金龙鱼、海天味业、农夫山泉)也成为大牛股;房产是核心城市的房产被追捧;内循环转向,内需上升,消费重要性突显,酱香科技横空出世;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升级转向,新能源汽车是代表。

消费呈K型复苏主要体现在高端消费面临通胀,高端消费也好于中低端,商品消费好于服务消费,本地消费好于异地消费。分行业看,汽车、通讯器材、地产链消费、珠宝、体育文娱用品相较于疫情前表现尤其亮眼;大车(如SUV)、豪车(如宝马、奔驰、奥迪)恢复快于普通乘用车,中高端服饰和运动服饰,奢侈品出现消费人数和金额向高线城市聚集。偏高端、服务等级高、防疫措施好的消费场所更受青睐。设施高端、品牌酒店聚集示范效应强的区域(长三角度假村和三亚业务)旅游复苏较好;食品烟酒、衣着等商品消费的增速也好于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增速;就地过年增加本地餐饮、看电影(黄金周票房较2019年同期增长34%)、市内游等活动;消费的分化十分明显。

2 下端市场

下行线下的小国、弱国、穷国既不能印钞放水来刺激经济,更无法及时实现疫苗免疫…只能被货币泛滥收割、坐以等待大国疫苗救助。下行线代表着依靠劳动获取生存资源的无保护人群,下行线人群赖以生存的劳动被迫降低甚至丢失,直接面临生存环境缺失,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未知风险将逐步升温。多数低收入者包括基层员工、蓝领工人、财富阶层后50%人群不仅不能享有资产性收入,还面临失业和工资下调的境遇,生活质量下降,处于K型向下。

处于下行线的航空、旅游、娱乐休闲等行业依然十分困难,传统行业、中小微企业、周期性行业、交通运输、餐饮企业等K型向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大,资金较为紧张,经营困难、越来越艰难。就业形式严峻。经济下行,垃圾股、就业率、反映实体的租房价格却不升反降,基层工作者、非技术工人失业率相对较高,收入下行。

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较慢,呈现K型复苏态势。社会消费低迷、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在下降。消费弱,消费对GDP拉动、社会零售总额、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均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线下餐饮、娱乐、酒店等线下服务业却不断收缩;穷人因为没资产、缺技能、又失业而只能靠救济活命,穷人购买力及消费意愿下降。而跨区域消费,疫情担忧和交通管制也让更多人选择周边游而非远途游,客运、异地旅游则表现较差。

受疫情拉大贫富差距、低收入者收入恢复缓慢、疫情反复、疫后疤痕效应等影响,旅游消费复苏力度有待观察。结构和宏观经济因素将继续决定旅游业的复苏。因此,旅游行业领导者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其旅游复苏速度,包括提高对航空旅行安全的认识,积极推广国内旅游目的地,以及确保政府和保险政策保证即使在国外也能获得医疗服务等,才加快全球旅游复苏。

后疫情情时代的展望与温度

1 国内旅游K型判断

在全球旅游业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受益于中国防控疫情得力, 2020年,携程集团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0%,复苏速度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总成交额3950亿元,连续3年稳居全球在线旅游行业第一。同程艺龙则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唯一连续4个季度盈利的上市在线旅游平台,各项业务均出现可喜反弹。美团2020年全年财报显示,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全年收入达213亿元,同比下降4.6%,全年净利润82亿元;其中四季度营收达71亿元,同比上涨12.2%,第四季度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逆势增长。总之,同程艺龙、携程及去哪儿国内三大在线旅游企业2020年业绩 “跑赢全球大盘”。

中国并没有浪费、也不会浪费这次危机对疫情的高效管控,这使得中国较早步入后疫情时代。疫情让中国旅游行业出现显著变化,也呈现出了一定的“K型”复苏。表现为:

一是奢侈品等高端消费恢复速度较快,而一般消费则恢复速度较慢; 二是大型企业自救措施好恢复较快,而中小企业大批倒闭,恢复较慢; 三是生产恢复较快,经济增速出现“V型”反弹,而居民收入增速依然恢复较慢,旅游消费依然疲弱; 四是旅游的下沉市场迅速开发,旅游企业加速推进下沉战略,其付费用户数量实现逆势增长。 五是由于海外疫情形势严峻,中国的出境游大大降温,出省长途旅游下降。 六是本土精品线路兴起,小而美、小而精的品质旅行成为出境游消费回流的重要去向,短途和本地旅行支撑了旅游业复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市场回暖备受期待,旅游业今年或将迎来更大幅度复苏,很多“被推迟”的出游计划亟待在清明和五一小长假释放。庞大的市场需求、及时的利好政策、充足的假期时间,多重因素叠加,让旅游市场在这个回暖的春日中备受期待。清明及五一小长假的出游机票、度假酒店、租车自驾、景区门票、跨省跟团游等旅游产品预订情况良好,有些地方的火车票、民宿等出现了预订紧张,旅游市场回暖态势明显,预计各地将在假期迎来旅游高峰。从目前机票、度假酒店、租车自驾、景区门票、跨省跟团游等旅游产品的预订情况来看,今年清明节假期的出游人次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2 如何实现世界旅游从K形走向V形复苏?

如果说,2020年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下雪期”,那么,2021年,将是一个更冷酷的、如期而至的“化雪期”。下雪不冷化雪冷,急冻的旅游复苏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如何给世界旅游增热,有效提高复苏温度,实现世界经济从K形走向V形复苏,是摆在旅游界的一个大问题。各国政府需把信贷资源向旅游实体、消费、线下、小企业倾斜,出台支持实体、消费、线下、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为旅游经济减轻复苏负担,实现世界旅游经济从K形走向V形复苏。

从全球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已遭受重大损失的国际旅游面临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旅游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可能触发危机的风险点,特别跨境旅游。世界各国、各地区处于防控疫情的不同阶段,在疫情防控和旅游产业扶持等方面有各自的经验。当前旅游业面临的形势与过往迥然有别,任何目的地和客源地在疫情冲击下都难独善其身,因此,更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应该成为促进全球旅游业健康复苏的共识。

疫后旅游市场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诉求会更强烈,跨境合作的复杂性更加突出。未来,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模式重构和供应链重塑,疾病疫情在内的突发事件控制和应对将成为关注的重点,需要促进安全和无缝旅游,解决旅行者的担忧,进一步改善游客体验需要;不仅有更多的公共监管要求,也会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主体进入,更有竞争力也更安全的商业模式会逐渐出现迭代。后疫情时代推动旅游业复苏,将旅游业对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最大化。

IMF建议,虽然COVID-19后的旅游业复苏将主要受经济复苏力度的驱动,全球旅游行业可将视野着眼于长期,通过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投资于新技术等,使旅游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因过度依赖旅游经济而导致收入来源单一化。有五个关键的驱动因素来提升全球旅游复苏。

国内目的地的内在吸引力是维持国内旅游和支持替代出境游的核心驱动力,因此,需要提升各个国家国内目的地的吸引力。 由于健康问题和供应减少,旅游业对航空旅行的依赖将有一定影响。正视汽车、火车对旅游的重要性,降低航空运输对旅游的负面影响。 目的地国家(国内或国际)的健康标准和保险政策,越来越影响旅行者的决策。保证卫生健康因素,吸引国内和国际游客。 对商务旅行的影响通常比休闲旅行的影响更明显,并取决于当地动态,重视商务旅行的重要性,提高当地旅游的健康安全服务。 对环境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程度,影响今后的旅游的出行决策。提高旅游的可持续性,增加旅游的吸引力。

注:本文内容来源博雅方略,作者为博雅方略研究院白墨,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引用、转载请联系申请白名单,严禁未经允许的非法转载与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